法语、德语、意大利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俄语、日语、韩语、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受众最多的九大外语了,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小语种”。
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,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:
1.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;
2.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;
3.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。
葡萄牙语
(开办院校6所,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):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,有5个。提到葡语非洲,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——安哥拉。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,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 作伙伴。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,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。从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招聘信息来看,学葡语的去非洲,起薪会达到2000~2500美金,这样的工资水平,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。巴西,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,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。巴西、中国、俄罗斯、印度目前被称为“金砖四国”,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,目前的葡语毕业生数量,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。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,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。
西班牙语
(开办院校20所,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20多个)讲西语的国家有20多个,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前也只有20多所。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,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,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,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。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,受西方影响较大,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,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。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。
法语
(开办院校71所,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)法语是除英语之外,使用国家最多、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,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,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。不过在就业方面,场面很尴尬: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,更多的是去了非洲。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,为非洲源源不断地输送翻译人才。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,国家虽然穷,可是自然资源丰富,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。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较多,开设法语的院校也翻了个番,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,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。
德语
(开办院校60所,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5个左右)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,不会让人太惊喜,也不会让人很失望,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大领域,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,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,尤其是汽车行业。近三年来,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,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,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略有下降。
日语
(开办院校227所,讲日语的国家——日本)客 观地说,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,名企众多的国家。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,日本一直稳居第二,同时由于地缘关系,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。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,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,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。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,达到了227 所;想找份工作不难,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,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。
意大利语
(开办院校12所,讲意语的国家——主要是意大利)意 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,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。国家很个性,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。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,但因为 开设的院校数量少,而且不是年年招生,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,不像法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,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 大,缺点是渠道不宽。
俄语
(开办院校93所,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10个左右)除了俄罗斯,俄语在其他一些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。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,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,中俄贸易很活跃,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,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,街上的路标,商店的牌子也都是中俄双语的,很成规模。
阿拉伯语
(开办院校16所,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)阿拉伯语国家有20多个,主要分布在西亚、东非和北非,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。阿语毕业生的就业跟这个紧密相关,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。从习俗上来讲,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,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好就业,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,女生确实不易。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,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,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,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。阿尔及利亚、突尼斯、摩洛哥等都是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、通用法语的国家,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,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。
韩语
(开办院校61所,讲韩语的国家——韩国、朝鲜)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、LG这样的大公司,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。韩企在华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,山东、东北、江浙、广东比较多,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,工资水平也就较低。在九个小语种中,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,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。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,二来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,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,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。
为了就业,必须拼了!
洋光圣诞大礼包派送活动开启。
快和小编一起砸彩蛋吧!!
点击http://ygzx.ke.qq.com/,洋光在线教育韩语课程免费试听!